找到相关内容747篇,用时2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以苦為師

    如此,年輕貌美、氣色充沛,無一不是如此。當前過不去的事情,乃因心中有所求,此謂「不得苦」,一旦事過境遷,一切好壞的境界又在哪裡?莫若當下息心,心安住於正理,如法思惟因果之理:現在果乃過去因,因緣未具,...世間之苦本是無量無邊,故而人們對解脫也各有不同的定義。例如:問忙碌的家庭主婦何事令她感到解脫?她可能會回答小孩都出門上學的時候;問一位子心切的婦女,她的回答可能是擁有自己親生的小孩並且同享天倫。再問...

    見鎧法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05143424.html
  • 饥渴难耐的饿鬼道

    馈乏之苦,故以「饿鬼」为名。  在经典里所提到的饿鬼,多是镇日汲汲於饮食,但是却饱受不得苦,不是遇水成火,就是喉细无法咽食。据《瑜伽师地论》所载,饿鬼在饮食上会受到三种障碍1.外障:此类饿鬼因为常受饥渴,所以发乱面黑,形容枯槁,唇口乾焦,只能以舌舐口,虽然四处奔走食,所见的池水却都变成脓血而不能饮用。2.内障:此类饿鬼咽细如针,口大如炬,腹鼓如山,然而即使得到食物,却因喉细而不能吞咽。3.无障...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1045754.html
  • 尽情禅空色相----苏曼殊

     所以,逃禅也不容易啊!种种逃禅的特异方式,迫使我们返观人类自身的处境。忏尽情禅,空诸色相,为什么这样呢?佛经里已替我们作了很好注解,《涅槃经》上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不得,...就是这另一种作派的代表。他缚柴为屋,任随风穿日炙,冬夏都是那一件衲衣,每天捣松子和稀粥,延缓性命而已。找此君学道、道、证道的人太多,应接不暇。后来便遁入岩石林立的狮子山,在绝壁上营小室如舟,不澡身,...

    曹顺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3948405.html
  • 忏尽情禅空色相

    不容易啊!种种逃禅的特异方式,迫使我们返观人类自身的处境。忏尽情禅,空诸色相,为什么这样呢?佛经里已替我们作了很好注解,《涅槃经》上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不得,其中“爱别离”...派的代表。他缚柴为屋,任随风穿日炙,冬夏都是那一件衲衣,每天捣松子和稀粥,延缓性命而已。找此君学道、道、证道的人太多,应接不暇。后来便遁入岩石林立的狮子山,在绝壁上营小室如舟,不澡身,不剃发,一日一...

    曹顺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2749515.html
  • 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

    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   最基本的教义主要指“四谛”。  第一谛是“苦谛”,这是讲受苦的现象,也就是说我们居住的这个世间是“娑婆世间”,意思是“不堪忍”。人生有二苦和八苦之说。二苦是指内苦和外苦,也就是心苦和身苦。而八苦是指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不得、五取蕴。五取蕴是说色、受、想、行、识,“色”是指物质,“受”是指感觉感情,“想”是指知觉想象,“行”是指心理活动,比如贪慎等行,“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5550278.html
  • 浅谈“佛”和“人”及佛教与人生幸福

    “人”处于六道中间,受色身所束、所感情和事的环境多变、得易逝、好难、恶难去等,苦多乐少,乐亦短暂且易逝,比“天”(福乐多苦报少)易感受苦而发心修行;比“地狱、饿鬼、畜生”无明苦尽易相信佛法生起正信。  众生遭受苦有“三苦”、“八苦”(三途苦,八难苦)何谓三苦?乃三界中一切众生所受之苦也。八难苦报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不得苦、怨憎会苦、行苦”。迫恼身心谓之苦,是指人生所受种种的...

    常顺居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80450430.html
  • 示真信切愿

    -   所言信者,须信娑婆实实是苦,极乐实实是乐。娑婆之苦,无量无边。总而言之,不出入苦,所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不得,五阴炽盛。此八种苦,贵极一时,贱至乞丐,各皆有之。前七种是过去世...于十方诸佛世界,作诸佛事,上下化真。心则有大智慧,有大辩才。于一法中,遍知诸法实相,随机说法,无有错谬。虽说世谛语言,皆契实相妙理。无五阴炽盛之苦,享身心寂灭之乐。故经云,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印 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35753922.html
  • 谈苦

    的分析透彻,总纳为身心二苦,常言八苦中的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等七种痛苦乃生活中时刻都能感受到的,然众多之苦来自一源:即第八苦五蕴炽盛苦。为何?我们身心无非为五蕴(色、受...。就连我们的身体也只不过是一个五蕴和合的相状罢了,这个世界上又还有什么属于“我”呢?我们还有必要因未能满足自己的欲望而痛苦不安么?  妄执如镣铐令身心不得安乐自在,破除无明,断除妄执, 自然可摆脱加在...

    悟 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01354258.html
  • “禅茶一味”的思想基础

    博大无限,但以“四谛”为总纲。  释迦牟尼成道后,第一次在鹿野苑说法时,谈的就是“四谛”之理。而“苦、集、灭、道”四第以苦为首。人生有多少苦呢?佛以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不得苦等等,总而言之,凡是构成人类存在的所有物质以及人类生存过程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给人带来“苦恼”,佛法的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参禅即是要看破生死观、达到大彻大悟,求得对“苦”的解脱。  茶性也苦...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35255111.html
  • 佛教的世界观及人生观

    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酗酒。但人道要遭受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不得、爱别离苦。处天道中是因为能够常常忏悔过错,离十恶,行十善,修习禅定。但如果天道中人不学佛,福报享尽时,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72161297.html